判断行为人是属于“形迹可疑”还是“犯罪嫌疑”,关键在于司法机关是否 掌握客观并据此足以合理怀疑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的证据,能否在行为人与具体案件之间建立起直接、明确、紧密的联系。其中,形迹可疑仅是一般性怀疑 ,可以是行为人同某种犯罪无任何联系,或者同某种犯罪有联系的疑点,怀疑 的内容一般是“此人可能做了什么坏事”;犯罪嫌疑则是针对性的怀疑,必须将 行为人与某种具体犯罪相联系,而且足以认定行为人有作案的重大嫌疑,怀疑 的内容一般是“此物是否盗抢而来”等,两者对证据和线索的要求不同。如果 侦查人员从行为人身上或住处查获赃物、作案工具等客观性的证据,或者现场目击证人直接指认行为人系作案人,由于已有一定证据指向行为人,其具有较 其他排查对象更高的作案嫌疑,便成为犯罪嫌疑人,而不仅仅是形迹可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第67条

        一审: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2008)香刑初字第774号刑事判决 (2008年7月1日)

        二审: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珠中法刑终字第159号刑事判决 (2008年8月1日)


 

关于我们 About

 

曾任职法院十八年,办理各类案件上千件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刑事诉讼、刑事辩护等

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

联系方式 Contact

 

Add:浦东新区张杨路707号生命人寿大厦2502室

Tel or wechat:18301725408

E-mail:cherryluoluo@126.com

 


                                                                         

 赣ICP备2022002207号-2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诈骗经济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及死刑案件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刑辩律师赣公网安备36020302000091号  

     © 2023上海刑事辩护律师网